健康科普大篷車:世界糖尿病日丨了解風險、了解應對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5.37億,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4億,占全球患者總數的26.2%,居世界首位,全球每4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來自中國。其中,以2型糖尿病為主,患者基數龐大。糖尿病的知曉率(36.5%)、治療率(32.2%)、 控制率(49.2%)仍處于低水平?!?ldquo;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年“糖尿病防治行動”要將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60%及以上。
今天是第17個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是“了解風險、了解應對”。
我們邀請到遵義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蔡玉蘭來聊一聊糖尿病防治的相關知識。
貴州省康復醫學會骨內科專業委員會遵義地區骨內科分會常委入選遵義醫科大學未來“臨床名醫”人才培養計劃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主持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1項,主持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基金項目1項,主持遵義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主持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博士科研啟動資金項目1項,發表SCI收錄及核心期刊收錄論文10余篇。
獲國家專利5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交流三等獎,獲校級本科教學成果三等獎(2/5),獲院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
擅長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甲狀腺疾病、血脂異常、痛風、代謝綜合征、骨質疏松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WHO(世衛組織)將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ㄒ葝uβ細胞顯著減少/消失)、2型糖尿?。ㄒ葝u素抵抗+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妊娠糖尿?。℅DM)、特殊類型糖尿病。那么最常見的1型和2型糖尿病如何去區分?治療上有什么不同?
1型和2型糖尿?。喊l病機制不一樣
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統破壞所致,主要是免疫系統對胰島β細胞的破壞,造成大部分胰島β細胞受到嚴重損害,導致胰島素絕對不足,不能滿足身體需要,造成血糖升高。
2型糖尿病是由于遺傳、肥胖、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等原因造成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島β細胞自身免疫破壞。
簡而言之,1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的生產出了問題,而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的需求出了問題,伴隨著胰島素生產的相對不足和胰島素抵抗。
發病年齡不一樣
1型糖尿病由于胰腺出了問題,所以發病年齡相對較早,一般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明顯的癥狀,甚至在青少年時期發病。
2型糖尿病與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很多人都是在35歲以后才發病。
臨床表現不一樣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
這些典型癥狀多發生在1型糖尿病身上,而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階段無明顯癥狀,部分人群是測血糖時偶然發現。隨著病情進展,會逐漸出現微血管、大血管、神經系統病變,進而導致皮膚易感染、視力模糊、肢體麻木等癥狀,同時也會出現“三多一少”癥狀。
治療方法不一樣
1型糖尿病因為胰島素絕對缺乏,所以應用降糖藥物治療一般是無效的,只能通過胰島素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因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相對缺乏,需要通過運動、飲食、降糖藥物或應用胰島素等多種治療措施。
了解風險、了解應對
了解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對防治2型糖尿病均具有重要意義。
年齡: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特別是在45歲之后。
種族:某些族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包括非洲黑人、非洲加勒比人和南亞人。
缺乏運動:體育活動不足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胰島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簯言衅陂g曾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病風險增加。
在許多情況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定期的體育活動可以幫助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飲食:選擇全谷物、瘦肉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限制糖分和飽和脂肪( 如奶油、奶酪、黃油)的攝入。
運動:減少久坐時間,增加運動時間。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
監測:請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癥狀,如過度口渴、頻繁排尿、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傷口愈合緩慢、視力模糊和缺乏精力。如果您有任何這些癥狀或屬于高風險人群,請咨詢醫學專業人士。
糖尿病的并發癥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的危害不僅是血糖升高。一旦得了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相關并發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1.糖尿病大血管病變
糖尿病大血管病變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本病理改變,主要包括心、腦及下肢血管病變。
心血管疾病
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均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發生的主要因素。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發生心力衰竭和心功能受損的風險增加,慢性高血糖還會導致多種心臟功能損害,其中包括各種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腦血管疾病
高血糖會增加卒中的發生風險,糖尿病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高2.3倍,發生出血性卒中的風險高1.6倍。這種強烈的關聯不僅與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有關,還與疾病的預后和功能狀態有關。
2.糖尿病微血管病變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約25%的糖尿病患者受累,現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是導致工作年齡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T2DM 患者神經病變的發生發展與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狀況、肥胖、胰島素抵抗和慢性低度炎癥等因素相關,病程 10年以上者易出現明顯的袖經病變臨床表現,糖尿病神經病變以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最具代表性。主要表現為雙側遠端對稱性肢體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
4.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和治療費用高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嚴重者可以導致患者截肢和死亡。我國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1年內新發足潰瘍的發生率為8.1%,治愈后的糖尿病足患者1年內新發足潰瘍的發生率為31.6%。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1.飲食方面
首先保證每日碳水化合物供給的能量占總能量的45%~60%。推薦主食粗細搭配,白米飯、通心粉、白面包等細糧與糙米、蕎麥、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麥等粗糧各占一半。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必須有肉,肉屬于優質蛋白,在體內利用率較高,勝過豆制品蛋白,白肉優于紅肉,魚蝦>雞鴨>瘦牛羊>豬肉,每天3兩以內為宜。
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推薦新鮮的綠葉蔬菜每天 500~1000g、五顏六色的水果 200~300g。
2.運動方面
運動時出微汗或者運動時心率維持在(170-年齡)所得的數值,持續30分鐘,這就是糖尿病患者每天有效的運動量。如果今天攝入的食物較多,那就多運動一會,一般情況下運動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此外,有心梗的患者不能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
3.正確服藥
有些患者會自己調節藥量,認為自己這頓吃多了就吃藥,下頓吃少了就不吃藥了。這是不對的,定期服藥對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要調整用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不規律用藥會造成血糖波動,而血糖波動會造成機體器官的損害,加速并發癥的發生。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